S型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是在軍用煙火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滅火技術。一代氣溶膠滅火技術誕生于我國,也稱煙霧滅火技術,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是由公安天津消防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完成的,他們自主研制出煙霧自動滅火系統(tǒng),主要用于撲滅甲、乙、丙類液體儲罐火災。這是一項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滅火技術既有煙又有霧,既有細小的固體顆粒,又有水蒸氣和N2、CO2滅火氣體形成的氣溶膠物質(zhì)用于滅火。
S型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的適用范圍
電氣火災
通信機房、通信基站、電子計算機房等;
含有精儀器設備場所的電器火災變配電室、發(fā)電機房、電纜夾層、電纜井、電纜溝等場所的電器火災
固體表面火災
使用或儲存可燃固體物質(zhì)場所的可燃固體物質(zhì)表面火災
液體火災
生產(chǎn)、使用或儲存柴油(-35號柴油除外)、重油、變壓器油、動植物油等各種丙類可燃液體場所的液體火災;
滅火前能切斷氣源的氣體火災。
S型氣溶氣溶膠滅火裝置不能用于撲救下列物質(zhì)的火災:
①無空氣仍能氧化的物質(zhì),如硝酸纖維,火藥等;活潑金屬,如鉀,鈉,鎂,鈦等; 能自行分解的化合物,如某些過氧化物,聯(lián)氨等。 金屬氫化物,如氟化鉀,氫化鈉等。能自然的物質(zhì),如磷等。強氧化劑,如氧化氮,氟等。
②可燃固體物質(zhì)的深位火。
③人員密集場所火災,如影劇院、禮堂等。
④有爆炸危險的場所火災,如有爆炸粉塵的工房等。
⑤超潔凈環(huán)境,如制藥車間、蕊片加工場所、醫(yī)療間等。
S型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的滅火原理
燃燒進行的四要素:可燃物、氧化劑、溫度及未受抑制的鏈式反應。滅火氣體的滅火機理皆是消除燃燒四要素中的一個或幾個。
S型氣溶膠滅火裝置中的固態(tài)滅火劑通過電啟動,其自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形成大量凝集型滅火氣溶膠,其成分主要是N2、少量CO2、金屬鹽固體微粒等。
S型滅火氣溶膠滅火機理如下:
吸熱降溫滅火機理
金屬鹽微粒在高溫下吸收大量的熱,發(fā)生熱熔、氣化等物理吸熱過程,火焰溫度被降低,進而輻射到可燃燒物燃燒面用于氣化可燃物分子和將已氣化的可燃燒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熱量就會減少,燃燒反應速度得到一定抑制。
滅火機理
a、氣相化學抑制: 在熱作用下,滅火氣溶膠中分解的氣化金屬離子或失去電子的陽離子可以與燃燒中的活性基團發(fā)生親和反應,反復大量消耗活性基團,減少燃燒自由基。
b、固相化學抑制: 滅火氣溶膠中的微粒粒徑很小(10-9~10-6m),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和表面能,可吸附燃燒中的活性基團,并發(fā)生化學作用,大量消耗活性基團,減少燃燒自由基。
c、降低氧濃度:滅火氣溶膠中的N2、CO2可降低燃燒中氧濃度,但其速度是緩慢的,滅火作用遠遠小于吸熱降溫、化學抑制。